找到相关内容2016篇,用时5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龙门石窟交通遗迹与佛教艺术的历史联系

    一社会往来提供了一些带有实证意义的文化信息。如西山唐字洞南壁题记有云:[永徽二年七月六日,永州湘源县人郭孝隐男大亮入辽,为造观音一躯,愿行人平安。]敬善寺北崖同期造像题记中又有[僧知道为入辽兄造...—那些令人魂魄震撼的交通往事,作者以历史眼光关注这一地理问题的目,是想通过对洛阳地区古代交通环境的解析,阐明其与古代文化艺术相与推挽、共臻繁博的历史辩证法则。作者认为,这一历史辩证法则的确认,对研究...

    张乃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1562538.html
  • 谈心之回归

    的大布袋,挟一领破席随处就寝,游戏人间而巧度众生;观音菩萨以十四无畏、三十二应,和其光,同其尘而度众生;菩萨以金锡振开狱门,到地狱里去度众生,化火焰成红莲。如是十方诸佛,不舍大悲,于十方刹土,...,诸大菩萨分知,其余皆不能知。众生内之根身,似有往来;外之山河大地似有生灭;实际上,它们的当体本来就是如来显现。  禅宗以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为宗旨。禅宗接引门徒时,或扬眉瞬目,问东答西,嗔喜打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1862541.html
  • 战后台湾佛教对斋教的批判

    住持,或标榜为佛寺,但供奉不见得纯粹是佛像,杂奉民间神祇,佛教与道教之神仙同奉一寺,而道教的寺庙也供奉观音、菩萨等,可谓“神佛无差别,道儒同架”。[45]这不仅是日据时代的普遍现象,即使在光复初期...创始人一般学者也有二种看法:﹙1﹚王佐塘﹙2﹚王森。[6]不过,学者的争议并不在本文讨论之列。  三派的教义与仪礼大同小异,先天派混杂儒教思想较多,金幢派道教思想较多,其信仰对象主供观音菩萨或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2662666.html
  • 唐密——提问与解答

    ,出离与否,不能以表相上显现的出世或入世来衡量。入世的人不一定没有出离心。比方说,菩萨到地狱里化度众生,地狱最苦,你说他有没有出离心?当然有,他的出离心是为了众生能够脱离苦海。对他来说,虽然在地狱...难能可贵的。  W同学和K同学都很积极做佛事,尽力布施供养。她们多种善根福德因缘,又能接到诸佛法流,认真做好阿弥陀佛及大势至菩萨开示往生净土的两个条件:(一)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生彼国;(二)都摄六根,...

    杨佛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5463192.html
  • 试论敦煌壁画中的佛教环境保护意识

    ” 《身观经》曰:“循环三  界内,犹如汲井轮。”  在敦煌壁画中,描绘有不少宣传众生在六道中轮回的画面,其构图形式一般是在菩萨身后左右两侧各三道波浪纹的光芒,在光芒条状问绘六道图像。天道绘有头...社会环保意识的一个重要检验标准,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环保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。据西晋·竺法护译《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》云:“彼时男女之类,意欲大小便时,自然裂开,事讫之后,复还合。”由此可见佛教对此...

    胡同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12763445.html
  • 大乘与小乘

    为大,以其果大。  八、度生愿行方便大小不同  1、从愿行上看,菩萨乘在初发心时即依悲心而立志,故其求成佛,不为  自己解脱求成佛,而是为了度尽所有众生求成佛,如菩萨发心是便立如是愿“  狱...又开两种根  性,一种钝根,一种是利根。钝根者称为别教菩萨,专以四摄六度(于六度中已含摄对苦  集灭道及十二因缘的认知)为教化法门,令其渐次增进,从凡夫历五十二位,尽三大阿  僧劫成就佛的究竟证德,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02763537.html
  • 《金光明经》文学特质之研究

    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》 唐 不空译 《大正》第8册  《法华经》 姚秦 鸠摩罗什译 《大正》第9册  《华严经》 东晋 佛驮跋陀罗译 《大正》第9册  《菩萨本愿经》 唐 实叉难陀译 《... 《大正》21册  《坚牢天仪轨》 唐 善无畏译《大正》21册  《历代三宝纪》 隋 费长房撰 《大正》第49册  《佛祖统纪》 宋 志盘撰 《大正》第49册  《佛祖历代通载》 元 念常集...

    周敏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3863684.html
  • 禅教合一的生活禅

    ,大乘佛教讲四大愿: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《坛经》中对此有具体的阐释。阿弥陀佛立下过四十八大愿,菩萨则被称为大愿菩萨,因其立下的誓愿如此之宏大:地狱不空,...,并具有三种意义:一是性体,显示真如之体,此心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终极性体,一切法都以心真如为体,平等不二,不增不减;二是相状,显示如来的特征,心作为如来,先天具足本体自性所固有的种种功能和福德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4963886.html
  • 从近代上海佛教的复兴看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影响

    )、(观世昔菩萨圆通章)、(弥陀要解》、(佛教五乘教义)、(金刚经》、(佛说无量寿经)等外,一九四六年请应慈讲(华严要解),一九四七年请觉澄、静权分别讲(弥陀经要解)和(菩萨本愿经)等。玉佛寺,...四月请慧登讲(大乘起信论)、(楞严经)等。此外,太虚于一九三五年先后在龙华寺、雪窦寺下院讲戒学和《本愿经),一九三六年在观音寺讲(普门品),成元于一九四一年在上海天台讲寺讲(仁王护国经),了尘于...

    傅 教 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264096.html
  • 当代“文化僧人”与中国文化的传承——以真禅法师为例

    行愿品浅释》、《菩萨本原经浅释》、《无量寿经浅释》、《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浅释》、《药师经浅说》、《华严经十品浅释》等。   (三)关于参访、弘法方面的著作,主要有《玄奘求法之路巡礼记》、《西藏朝圣记》...学术、工商等工作,还是会以五戒、十善、六度等菩萨道为依归,否则便不是正统正信的佛教徒了”。“有修养的佛教徒,能够尽其在我进退自如;不勤勒,不恋栈,为了现实环境的需要,可大可小、...

    陈坚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4564188.html